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家之言 > 明善而诚

明善而诚

2017年04月25日 18:55:16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196 作者:吴 娇

    儒家学说不乏有关学习的言论,比如《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后面还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此外,《荀子》有《劝学》,《礼记》有《学记》,孔子也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好学的品质:“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好学的品质是儒家学者必须要具备的,学习的行为也是一定要坚持的。

    作为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庸》讲了学习的3个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一心向善的学习目标。《中庸》将“明善而诚”作为中庸之道的关键枢纽,认为中庸之道在于坚持公正平衡,而支撑公正平衡的受力点在于一颗真诚明善之心,这便是“至诚”。想要行中庸之道,修至诚之心,就需要“择善而固执之”,选取善事善理,然后坚持不懈地学习下去。

    孔子曾经夸他的得意弟子颜回:“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选择的就是中庸之道,每当他懂得了新的善道,就不断地琢磨,唯恐失去。《礼记·学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庸就是公正、诚善——公正有多难,看看古往今来的冤案就知道了;诚善有多难,看看身边的种种纠纷就知道了。因此,只有不断地磨砺学习,抱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决心,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找到内心深处那颗诚善之心,让它成为中道而行的支柱。

    如何才能做到“择善固执”呢?就是《中庸》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审慎地思考,明白地辨别,笃实地履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王阳明认为需要“事上磨练”“知行合一”。学习的过程要从思考到实践,对于“中道之行”经过思考、辨别、认定,才能到“笃行”这一步。只有在人生道路上一直保持一颗求上进、求中正的心,在各种事情上反复打磨自己,才能将中道内化于心,那时才能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沈从文一生的经历便是一个例证。20岁之前的沈从文,是湘西与川黔边界的“散兵游勇”,20岁时沈从文脱下军装,只身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一听就是6年。这6年中,他考过大学,发过文章,办过杂志,终于脱胎换骨。后来,沈从文来到上海,收获了一份爱情,他说道:“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的这句话可以看作《中庸》所言的浪漫版,它们分别指出了人生的两种美好收获:诚明的内心和坚贞的爱情,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更是维护后者的盾牌。这些收获,都来自于一颗孜孜不倦的求学上进之心。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

编辑:张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