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园地 > 处处端阳

处处端阳

2017年06月03日 19:58:05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264 作者:王霞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祭祀的节日,后因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便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吃粽子、插艾叶、饮雄黄酒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民间传说中,屈原沉水而亡后,楚国百姓为打捞其遗体而划舟,为防鱼食其身而掷糯米饭。久而久之,就演变成赛龙舟、吃粽子了。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粽子的影子,当时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所以又称“角黍”。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宋代诗人苏东坡便以一首七绝夸赞粽子品种的丰富多彩:“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

    关于端午习俗,苏东坡另有一阕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明朝端午浴芳兰”即沐兰汤,一般用随处可见的松、柏、桑枝、艾叶等药草,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祛暑毒、除热痱,宫廷官宦人家以及富贵门户,还会加上名贵的香草香花,制成“兰汤”沐浴。

    “彩线轻缠红玉臂”是长命缕,不惟女子臂缠五彩,更多的是给孩子系上五彩绦。此俗始于汉代,以后相沿成习,便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五彩线。五彩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要戴到“六月六”才能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这个习俗在有些地方演变为戴香囊,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装着由丁香、香草、白芷、雄黄等制成的香料粉,用五彩线当索戴在小孩子身上,俗称香布袋,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

    “小符斜挂绿云鬟”指女性佩饰。《唐宋遗纪》云:“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这大概就是端午特制的步摇了,想那一个个身材婀娜的女子,头上云鬓高挽,一支支造型奇异的豆娘,随着莲步轻摇,何其美妙。

    在端午节,人们还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此外,放风筝、斗百草、采仙药、挂香包、画儿额……这许许多多的端午习俗,每一个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数千年流传至今,历久弥醇。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尧化门区实验小学)

编辑:张俊
上一篇:粽香
下一篇:青青艾草,悠悠母心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