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课”改,本质是“学”改

“课”改,本质是“学”改

2017年04月25日 18:52:28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191 作者:赵桂霞

    学生的在校时间70%以上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改自然引起了所有校长、教师的高度关注。因此课改以来,全国范围涌现出的“课改名校”大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名校,这些名校为“课”改提供了样本和范例,也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课堂不再一讲到底,愿意主动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成为课堂的常态。与过去教师把控课堂相比,这似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是,有了这些流程是否就真的实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我听过一节数学习题课,是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4道题,点名4个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学生自主完成,用时12分钟。之后,学生用6分钟小组讨论,分享做题的收获,探究做题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教师点评这4道题,聚焦了学生做题的步骤,并对其中的一道题进行了重点讲解。此时,离下课还有8分钟,教师又点评了当日午练中的两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这节课上,有自主学习,有小组讨论,有合作探究,也有教师的点评精讲,形式上符合新课堂的要求。但细究课堂流程,学生讨论流于形式,有的小组仅限于把做题的步骤“说”一遍,教师的点评没有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等课堂教学形式成了装点教师新课堂的工具,一切为完成4道习题的“教学任务”服务,课堂围着“教”来转,课堂改革成了“教”的改革。

    这不是课改中的理想课堂,但这样的课堂不在少数,至于讨论有无必要,分享价值如何,有时连上课的教师也说不清楚。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深刻把握“课”改的本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的变革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唯一目标,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当然,这个手段非常重要。

    同样是一节数学习题课,当我走进教师刘雅琴的课堂,景象大为不同。

    刘老师也是用这4道题上课,所不同的是让学生学会解题的同时,借由4道题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点、知识困惑点,并带领学生自主破解,最终掌握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程序性知识。

    上课伊始,刘老师与学生用2分钟回顾了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比较了两者的异同。接着,开始了一系列追问:拿到题就做吗?学生们回答:不是,要观察。如何观察?学生们接着回答:竖着看,并列举了几个例子。刘老师说:空口无凭,做题为证。于是,刘老师给出了第一道题,6个小组各有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自主完成。7分钟后,见大部分学生做完,刘老师便追问: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有做完?在哪里卡住了?刘老师继续引领:6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哪个方法更简单?继续追问:方程1和方程2,谁减谁,一样吗?哪一步容易出问题?学生的问题在不断追问中暴露无遗,思考在追问中不断深化,问题在追问中破解,知识在追问中完善。

    解决第一小题,竟然用时22分钟(含学生做题时间)。接着,做第二小题,并在完成后,刘老师进一步追问总结:看到一个方程组,如何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到了这里,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程序性知识基本落地了,于是,刘老师安排做第三、第四小题。此时,离下课还剩12分钟。

    学生做题的速度明显加快。3分钟后,刘老师见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便发出了提示:没有完成的同学不做了,在小组内交流,到底在哪里卡住了?

    各小组讨论热烈,问题在讨论中得到解决,刘老师让几个学生分享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收获。

    同样是4道题,直到下课才全部解完,看上去效率低了不少。但我们感受到,在刘老师的课堂上,解题不是主线,教师的教学围绕学生的解题疑惑和问题转,一切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在前文提到的那位教师的课堂上,只有僵化的4道习题,看不到学生在哪里。

    聚焦学生的“学”,改革学生“学”的方式,致力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课堂教学改革要达成的理想课堂,也才是切实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

    建设这样的课堂,你我共同努力!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校长)

编辑:张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