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让教育像自由一样美丽 ——我的人文阅读路径与教育思考

让教育像自由一样美丽 ——我的人文阅读路径与教育思考

2017年04月11日 16:58:59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449 作者:张 伟

    张伟,笔名可二,江西宜春人。1978年生人。当过高中教师、《教师博览》编辑、成都《新城快报》编辑、广州《新快报》编辑等。现为广东“悦谷学习社区”特聘讲师。

    我当过高中教师,也在一家全国知名的教育刊物做过编辑,这么多年兜兜转转,多少算是看过、做过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但我从来没有研究过课程论和教学法。

    我是个懒人。面对所谓“教育对象”——之前是学生,后来是自己的孩子,我很少花什么特别的心思,只是简简单单将一个真实的自己交付给他们。当然,这个“自己”随着各种因缘际会的阅读、阅历,加上自己不安分地胡思乱想,在不断变化。

    那些翻过的,在脑子里还残留了一点印象的书,无疑是最好、最可靠的路标,它多少能勾勒出,我为什么变成了今天这个“我”。

    关键词:祛魅 (15岁)

    鲁迅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认得几个字,不能算是人生的启蒙。对我来说,《“文化大革命”十年史》才算是真正的启蒙,此书给我之前一直朦朦胧胧的某些想法作了扎扎实实的印证。

    我的父母是农民,但双双是优秀高中毕业生,因为阶级成分等原因,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父母念过书,家里也因此藏有许多毛泽东的著作。

    上高中之前,我已熟读这些书籍,但并不是很理解。高二那年,我结识了一位低我一届的“官二代”,在他家的床下,我找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死皮赖脸地借来,狼吞虎咽地读完,我脑子里的那些疑问豁然开朗,对文革中发生的一些变故,有了全新的解读。

    我记得,我曾似懂非懂地在笔记里记下了此书序言中的两句话:

    一、“文革”把经济变成了单纯的指令性计划、没有任何市场调节的僵化的产品经济……平均主义成了分配的主要方式,国民经济因此陷入了绝境。

    二、“文革”造成了民主与法制的空前破坏……使人民的权利丧失殆尽。

    这本书是我识字以来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祛魅。在往后的岁月里,下列这些公开的正规读物,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拓展了我的视野: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朱正的《反右派斗争始末》……这样的阅读经历,直接促使我在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专业。

    关键词:反叛与苦读 (18-26岁)

    大二那年,我接触到了李敖的著作,一下就被吸引了。李敖挑战传统与权威的勇气,才华横溢、笔力千钧的文笔,梳理史料、钩沉考据的本事,还有他传奇的经历,让我这个刚从乡下考入大学的后生佩服不已。

    大学时代,我节衣缩食买下一套15册的《李敖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此文集与后来友谊出版社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任何删节。

    当年,最打动我的是青年李敖的散文名篇:《老年人和棒子》以及《十三年与十三月》,一篇体现青年的自信与傲气,一篇反映作者的苦读和自律。

    我远没有李敖的勇气和狂傲,也未如李敖那般自律苦读,但是在消极迷茫、百无聊赖时,常常会翻开这些文章看一看,给自己打一点气。

    从李敖的文章里,我了解到台湾存在着胡适——雷震——殷海光这样一个思想谱系。像蜘蛛结网一样,我将阅读的视角伸向这个谱系的各路作者。那时都是无事乱翻书,并没有做扎实细致系统的了解。但也由此知道,在遥远的海岛上曾经有一个温和反对国民党专制政府的自由主义运动。

    读李敖的著作,也生发了我对台湾的好奇。尤其是台湾从一个白色恐怖的权威体制和平转型为一个两党轮流执政的体制,这个历史变革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后来我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学了三年台湾区域研究。

    同类的阅读还包括:《胡适文存》《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林毓生著)《殷海光文集》《到奴役之路》(哈耶克著 殷海光译)《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著)《中国人史纲》(柏杨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张灏著),都翻过,但不是全部认真看过。

    关键词:文笔 (19-20岁)

    大二至大三暑假,我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当时我在家练硬笔字,以此书为底本,一篇篇用小楷抄下来。这是一套很雅致的小品文,这样的雅致与温和,是我这个粗野的农家弟子所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此书最让我受益的是文章的写法。我至今仍记得梁实秋的比喻:萝卜排骨汤怎么做才好吃?很简单,少放萝卜少放水,多加排骨多放肉。意思是写作文要言之有物,别轻易灌水。

    还有一段话,后来我做文字编辑工作时视为金科玉律:多用简单句和短句,少用复杂长句;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形容词;“是”“的”“了”等虚词、助词以及连词,能删则删。

    在这方面,我认为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董桥的随笔和汪曾祺的小说都树立了典范。这类作品,我百看不厌。

    关键词:自由、理性(19-26岁)

    上世纪末,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中学母校当了教师。

    1997年王小波逝世,后知后觉的我才晓得这个人的文章,在北京高校的大学生中,以手抄和打印本形式广为流传了数年。

    大三那年,一位老师让我们谈谈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我记得,一个高高瘦瘦的同学站起来说:“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和《我的精神家园》。”我一直相信他的眼光,于是找来这两本书的合集《沉默的大多数》,瞬间成为我的最爱,一直陪着我度过六年教书生涯。

    在我看来,王小波是那个年代国内最纯净、最清朗的自由主义者。姿态温和,行文生趣,理智清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如他那样,把个人主义的生活态度、透彻明晰的说理逻辑谈得那么清顺入耳。

    在独学无友、枯燥乏味的教书生涯中,唯有王小波的杂文能让我露出微笑。显然,相较于他经历过的令人绝望的知青岁月,我的处境要好上百倍。不管心中如何烦闷,只要想到王小波,我就从来不会给孩子们一张阴沉的脸。

    王小波出身于逻辑世家,他对于逻辑的热爱,给一直读文科的我留下一个念头:想好好说理,要学一点逻辑。

    在生活态度上,王小波也一直在提醒我:即便是在无趣的世界里,也要尽力做一个有趣的人。我做得不够好,但一直“心向往之”。

    在教书的时候,我会给孩子们多一些课本之外的东西,那都是受王小波的鼓舞。

    我的大学时代是上世纪末,是继激越的八十年代后各种思潮最为激荡的年代,与王小波同时,倡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陈寅恪、国内最早反思唯物主义乌托邦的顾准,也被人们从历史中打捞出来,成为思想文化界的热点人物。

    陈寅恪、顾准身上孤绝的知识分子气质和他们的基本主张对我影响不小。后来我个人偏人文的历史观念和对市场经济原理问题的关系,就与接触过陈寅恪(主要通过《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键东著)和《陈寅恪传》(汪荣祖著)了解一些)和顾准的著作有关。

    关键词:生死、智慧 (20-26岁)

    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与其他作品有所不同,这本书里有他的血与痛。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一个有哲学家气质的父亲对于一个新生生命的体贴和洞察。这本书让我知道,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哲学家是没被扼杀天性的孩子。

    在这本薄薄的小书里,周国平带着哲学的眼光,记录下妞妞短短一生里无数快乐的、让成人惊喜和讶异的时刻。

    这是一本助人凝视生与死的书。我记得,读到最后,对于妞妞的死,我竟没有太多忧伤。反而认为,这个幼小的生命得到了父亲这样细致的体察和关怀,寿命的长短已不重要。

    我当老师后,常常会有意识地去感受孩子们身上纯净的天性,从孩子们清澈的目光中寻找生活的信心。

    受周国平影响,后来我也要为人父时,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女孩儿,感谢老天爷让我得偿所愿。我脾气不好,但是女儿出生至今,我对她一直都很温和,甚至有些溺爱,姑娘性格也比较自信、开朗和活泼。

    这些,不能不说是周国平这本书的功劳。

    关键词:理解 (31-32岁)

    研究生读完后,我供职于一家教育媒体。此刊物的文章以教育叙事为主打风格。在主编的引领下,我对教育叙事做了一些了解,大略知道“教育叙事”——“质的教育”——“教育现象学”这么一个学理渊源。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看,它对应的是系统的、实验科学式的、数据化的,即所谓“量的教育”的偏理性主义的教育研究法。

    这是一种重返教育真实场景的,相对于实验科学来说,更人文主义倾向的教育记录与研究。而且,它建立了一个让普通一线教师以他们最擅长的方式进入教育研究领域的途径。

    这个过程里,我主要认真看的一本教育著作是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在这本书里,范梅南提出了一个风靡教育界的说法:教育学是迷恋人的成长的学问。

    而更重要的是,范梅南的著作秉持现象学理念,搁置关于教育工作的种种本体化论断——诸如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的说法,而是从教育工作的表象——一种独特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入手,重建我们对于教育的基本理解。

    范梅南从教育现象出发,提出了“教学机智”这个富有哲学意味的术语,把教师的教育素养(区别于学科和专业素养)之评价主导权交还给每一个具体的教师,对于每一位教师的实践经验予以哲学上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这对于普通教师摆脱教育话语圈内常见的专家迷信是有重大意义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专家再也没有泛泛的居高临下的权威了,他如果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评价,必须进入教师自己所记录、总结和反思的叙事场景中,以一种“同情地理解”来认识教师的具体实践。

    读完此书后,我似乎触摸到教育与我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接合部,但我离开教育一线已经很久了。彼时我并不知道,怎样的教育实践才是我想要的。

    关键词:自由教育 (37岁至今)

    从“教育是特殊的人与人的交互”出发,我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这种交互不可能也不可以用某种理论或者操作法予以规限,因此不必过多地关注或者告诉教师如何处理具体的教学问题,教育应该再继续往下沉,沉到重新定义“师生关系”、重建“教育空间和场景”上来。

    对我个人来说,打开教育最彻底想象空间的是英国的夏山学校,以及美国瑟谷学校——一种被称为“无结构模式”的教育形态。

    从《夏山学校》和《瑟谷传奇》这两本书中可以看到,这种“自由无结构学习社区”彻底放弃了传统的工业时代形成的学校形态和班级授课制形态,学校结构与目前风靡的互联网公司形态一样,是极度扁平化的,除了校长,没有年级、班级、主任之类的层叠结构,甚至连教师的称谓都没有,社区的成年人统一称为工作人员,也叫做陪伴者。

    学生自由择课,以他与成人自愿订立的课程契约为唯一约束。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随时制订学习计划。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个体的、主动的,当然也是自由的。

    学校的一切公共事务,都严格遵循“罗伯特议事规则”进行民主探讨,无论成人还是未成年人,无论年纪大小,每人都有平等一票。

    在这样的学校里,教育最后只归结为一句话:通过丰富多彩的场景构筑,发现以及帮助发现孩子的内在成长需求,然后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实现从容生长。

    对于这样的学习社区,是一种“探索自由教育最大限度”的新形态。目前,广州佛山已经开始了初步实践,在“悦谷学习社区”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完全不同于传统学校的那种从容、自在以及自信。

    这是我个人目前视野所及的最美好的一种教育可能,它重新定义了“教育”这两个字。

    结 语

    我个人在翻书和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种以自由和理性为骨架,以温和和理解为血肉的“自由教育”观念。我自己未拘泥于任何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我相信当一个人对自由和温和有足够的自觉,那么他与孩子的交往一定能从容而有耐心。

    混迹教育行业近20年来,我越发觉得“教育无学”,想要了解教育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真正的功夫在“诗外”,它在教育者个人综合的知识结构中,在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通过阅读和思考构建自己的“三观”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教育从来不是中心词,人才是。

编辑:张俊
上一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