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走向全面复兴的今天,面对多样的传统文化形式,我们该如何选择?对教师而言,古典诗词无疑是开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不过,在文化断层的今天,如何让教师与古典诗词更加亲近?如何提高教师的诗词赏析能力?如何为教师塑造充满诗意的精神世界?
近日,由北京海淀教科院、敬德书院与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海淀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中国诗词赏析与创作”专题研修活动在京举行。为期两天的活动中,5位专家联袂开讲,为海淀区2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全面解读古典诗词,带领教师走入一个美妙的诗词之境。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尽管有不少教师爱好诗词,有一定的诗词功底,但仍对“诗教”的功能认识不足。“对诗词文化的普及,重视古代诗词知识的传授,轻视诗词文化素养的提高,轻视当代诗词创作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杨志新在讲座中说。他建议,有兴趣的教师在诗词教学以外,也做一些诗词的理论研究、史料整理等工作,借此探索诗词规律,提升自身诗词文化素养。
为了让教师对古典诗词创作与赏析有更深入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以“古典诗歌的发展与流变”为主题,从宏观的文化视野审视了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文学史观,逐一分析了诗歌在先秦、汉代、三国和南北朝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流变及相关文化现象。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则从“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意境”这一话题切入,细致分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意象”和“意境”的内涵及外延。“意象是在诗里,意境是在诗外;意象是蕴含心意的物象,意境是蕴于象内生于意外。”蒙曼说。她同时提醒在场教师,只有多读多品,才能真正领悟诗歌意象的魅力,“诗到底怎么鉴赏,最重要的是什么?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除了“意象”与“意境”,“比兴”同样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一个“几乎无时不在场”的重要概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敏俐围绕“诗词的艺术与手法”这一主题,以《诗经》为例,为教师系统讲述了历朝历代对比兴的内涵阐释,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从比兴到象征到意境”的发展轨迹,并勉励教师加强对中古乃至上古时期诗词的研读。“如今,诗的体格一点点在下降,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唐前诗歌的学习,了解他们丰富的文化内涵,体会那种独到的艺术之美。”赵敏俐说。
从学会赏析走向学会创作,是诗词学习的必经之路。为了让教师掌握基础的诗词创作技巧,活动方特别邀请了北师大教授赵仁珪就“近体诗的格律与创作”进行介绍,讲述创作近体诗的格律原则。赵仁珪借助启功先生“竹竿说”说明近体诗句的构成、对仗等,引起了教师们的极大兴趣。
21世纪,如何在当代历史环境中用现代化手段传播中华诗词?“当今社会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借助这种转型,诗词文化要更多地做加法,要打造以诗词为核心的专业平台。”杨志新表示,“传承发展诗词文化要将诗词与音乐、美术、舞台艺术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将诗词与互联网云端的平台、微平台联系起来,用诗词文化刺激创意文化产业。”
5位专家对诗词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和阐释,唤醒了教师心底尘封的诗情,增强了他们对诗词的认同与接纳、感知和理解。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引起大家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塑造教师充满诗意的精神世界。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碌,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追问自己,我们的心灵还有没有诗意,我们还能不能从眼下走向远方?”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