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把握学情,培养思维。吃透学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组织数学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思维起点,准确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再依此设计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预设相应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问题。鼓励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归纳数学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智慧与美妙,从而达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动手操作,启发思维。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金桥,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渡的必要桥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在操作演示、实践探究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比如,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厘清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猜测、验证、转化等数学方法,在剪切、平移、拼接的过程中,启发、培养学生通过转化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交流研讨,激发思维。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质疑辩论,注重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是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交流展示,可采取口头交流、黑板展演、投影展示等多种方式,不仅展答案、展结果,更要展过程、展思维、展思想,再组织其他学生评价、补充、质疑、互动,在交流、质疑中碰撞思维、探究新知,在讨论、辨析中激发思维、形成共识。
归纳概括,强化思维。数学的思维方式包括:观察、想象、猜想、验证、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其中“概括”是核心。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质疑辩论等过程的学习,学生对某个所学数学知识、规律有了由浅入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自己梳理概括,总结数学方法、数学规律,形成数学结论、数学知识,形成理性认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一个强化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归纳概括数学规律时,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归纳概括,小组讨论后再组织班级交流、补充,教师点拨,形成共识,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新学数学知识,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反思拓展,深化思维。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因此,学生学习某个数学知识后,教师要及时采用有梯度的习题分层次进行课堂训练,达到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学生思维的拓展提升。然后,再组织学生讲收获、说感受、谈感悟,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既有对成功的回味又有对失误的修正;既有对同伴的欣赏和吸纳,又有对自我的完善与丰富;既达到了数学方法的举一反三,又达到了数学思路、思维的提升与拓展。
总之,数学教师应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导、探、梳、练、悟”等环节之中,既传授数学知识,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最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千阳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