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工作 > 通往光明与真实的灯烛

通往光明与真实的灯烛

2019年04月24日 11:23:51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1148 作者:陈晓蕾

    每当穿行于城市地下长长的甬道,与汹涌的人潮正面相遇,抑或是无数次地经历语词的匮乏和体验人与人的感情并不相通的困境,我都会想起柏拉图那个经典的洞穴寓言——我们的生命经受着外界与自我的重重遮蔽,人是否终其一生都无法从地下黑暗而充斥着幻影的洞穴中走出,来到光明与真实的理念世界?

    这答案或许需要用一生去找。不过,阅读时那种灵魂被照亮的感觉依然使我相信:通往光明与真实的灯烛就在我们手边,我们只需要用智慧与力量来挣脱反绑双手的绳索。

    《四书章句集注》——晦而复显的精神力量

    《四书章句集注》是我在读本科时规定阅读书目的第一本书,也是我求学和执教生涯中常翻常新的一本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构成了从孔子、曾参、子思到孟子的一个完整而连贯的儒家道统。朱子编撰《四书章句集注》用尽毕生精力,几易其稿,最终至“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的境界,对各家的注释也按照自己的标准精心选择,朱子的理学思想也分散在注文之中。我们读“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理解“天人合一”“欢乐忧患”等中国文化中关键的概念,都绕不开阅读“四书”,是中国文化的命脉所在。

    对我而言,阅读《四书章句集注》是一个不断“反本”的过程,是一次次地聆听跨越千年的文化呼唤的过程,是一次次地确信文化的源头所能带来的是永远不会终结的滋养过程。“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终能自发其光,晦而复显,盖其精神有不可磨灭者在也。”

    我听过许多孩子将“趣味”与“传统”、“个人”与“理想”截然对立的言论,这种理解是普遍的,但也是语文教师应该反思和引导的——这说明,对于儒家经典的教学没有为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有意义的精神力量。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阅读,不断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

    《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万物有灵的浪漫书写

    2018年的春至夏,因为编写一本以中国神话人物形象为核心的书,通读了中国神话相关的一系列书籍,其中以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对我的写作帮助最大。我印象极深的,是袁先生细致严谨的考据和通俗有趣的语言,既能满足对中国古代神话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又为研究者考察中国神话的来源与细节保留了极翔实的资料。

    《列子·黄帝篇》中记载:“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袁珂先生记述的上古神话中,“万物有灵观”俯拾皆是,将人的灵魂与万事万物的灵魂相通相融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线性生活之外瑰丽宽阔的世界。

    除此以外,上古神话用另一种隐秘的方式来叙述远古的历史:黄帝在西泰山下检阅鬼神,端坐在毕方鸟所驾的宝车中,六条蛟龙在他身后,蚩尤带领着虎狼在前面开路,一时间凤凰飞舞,腾蛇窜伏……阅读这些神话时,也经常能感知到生命和力量的本源,感受到先民对自然原始自发力的敬畏与崇拜;同时,也能从盘古、女娲、伏羲氏这些立体而生动的神话形象中感悟到独属于东方的诗性与浪漫,这些都是我借以超越现实困顿的天梯,帮我腾空而起,去触摸现实世界以外的世界,以及我以外的我。

    《李杜诗学》——学而能化,破蔽还真

    因为师长的推荐,得以阅读《李杜诗学》。著者杨义先生以李白的“醉态”思维和杜甫的“诗史”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为感悟的根基,选择有真知灼见的共性命题(诗学品格、意象思维和语言结构等),透视李杜深层的文化意义。这一研究方法启发了我的古诗教学,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逻辑:诗歌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认识和体悟诗人高贵而洁净的诗性和用以统摄字词、篇章的精神气质。教学中,由诗人的精神特质(点)上升到与同时代诗人的比较(线),再由此认知时代精神特质(面),从而在文学文化史的意义上确认诗人诗学精神内核的意义。即由一系列同时代或有先后承袭关系的诗作辐射一段文学史或不同时代的诗学特质。

    在卷首的导言《李杜诗学原理及学术方法论》中,著者引清人贺贻孙对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强调学而能化,脱离遮蔽,还精神创造以充分自由;一针见血地点出,这个“破”既是“读破”,又是“破蔽”的意思。“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可谓透辟。杨义以其丰厚的学养和遒劲的笔力,不仅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李杜的诗性哲学和心理机制,同时晓谕我们读书和教学都要突破“以人役己”的现状,破蔽还真,到达“涣然冰释”的境界。

    《唐宋词十七讲》——真正的从容与高贵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先生的授课讲稿,可用作词学启蒙。叶先生有深厚的旧学功底,熟稔西方文艺批评方法和阐释学理论。在贯通中西的基础上,她特别注重诗词兴发感动力量的传递。叶先生讲慢词,尤为专擅:词作委婉曲折的情志和要眇宜修的本质,一一道出;同时,又呼应着听者的生命。

    在讲授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时,她说:“一个人应该无论做什么事,你要把自己投注进去,要用你的最大的精力向一个最完美的标准去追求。”叶先生自己就是这样,将自己毕生的时间和心血都放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推广与传承上,赋予单调的过程以丰富的意义,真正超越了现实中的种种苦难。受其影响,很多时候我也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注入理想主义的信念,用理想主义的情愫和学生的生命体验进行碰撞与交融。

    叶先生的著述和经历对我是一种持续的激励,她让我直观地理解,何为真正的从容与高贵。

    《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利同》——伦理学与方法论的启蒙

    这本小书值得反复读,这三组对话的背景是众所周知的苏格拉底受审与死亡的故事,其中尤以《游叙弗伦》读来最有味:苏格拉底被诬告不敬神和诱惑青年,他在法庭门前遇见了告自己父亲杀人的游叙弗伦,展开了关于如何定义“虔敬”的对话。苏格拉底引导着游叙弗伦使用辩证法去分析物的本质,并且引发了后世伦理学的大问题:到底是道德本身有其内在价值,还是外在赋予了它价值?道德上的行为标准是天然的还是人定的?苏格拉底还在方法论层面晓谕游叙弗伦:凡虔敬的都是正当的,却不能反过来说;敬是畏的一部分,正如奇数是数的一部分。游叙弗伦作为一个资深的宗教家,却对“虔敬”的界定游移不定,可见雅典人对苏格拉底的控告多么荒谬。

    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说:“从幼年起,就有一种声音降临,每临必阻止我想做的事,总是退我,从不进我。他反对我从事政治……真心为正义而困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省察自己和别人,是于人最有益的事;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的智慧、正直与通透,借由朴素的文字传递出来,是应该被反复阅读的,他论辩的智慧也可以作为伦理学和方法论的启蒙,在教学中使用。

    《局外人》——直面人生的荒谬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局外人》的开场是那么冷漠,但又那么令人惊艳,默尔索的形象也是对人类社会边界认知的挑战。但读者越是往下阅读,越是会发现加缪紧紧抓住了自己内心深处那种隐秘的体验:对自我的忠实和对群体的疏离。我们的成长经历不断强化一种认知:人是社会的人,也是伦理的人,人应该服从自己特定角色的规则行事。我们服膺这个社会的种种要求,也在社会的剧场中尽职尽责扮演着各自的多重角色,甚至在迷失自我后连片刻的疏离都不曾有勇气去实现,甚至不断表演着假道德之名的伪善。与此同时,我们对那些拒绝表演的局外人是绝不包容的。

    默尔索在小说的结尾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我切实感受到默尔索是这个世界中的勇士,有人说他什么都不爱,什么都不向往,我认为这种判断是有偏差的。其实,他如此深爱他的母亲,深爱这个世界,只是他不愿以伪善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爱与向往。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曾说:“当人对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热望,却碰到了这个非人的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世界,荒谬就产生了。”也许西西弗是我们直面人生荒谬的一个典型形象,我们都需要“找寻自己无声的快乐”,赋予每一块沉重的石头以意义。

    《生活之路》——思想启蒙与拯救

    《生活之路》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临终绝笔,是他一生思想精华所在的格言体哲学论集。全书共分为31章,每章探讨一个专门问题,包括“信仰”“灵魂”“上帝”“爱”“不平等”“暴力”等。这本书是对人生和社会思考的纲领性文字,但同时可读性很强,任何知识水平的人在任何时候从任意一章翻看,都会获得一定的精神启示。可以说,这是一部距离我们很远但却又很近的书,阅读它时就好像歌舞升平的闹市传来渺茫幽谷梵音,它无所不包,几乎所有的生活和存在的困惑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有怒气时,要保持沉默”“只有不以暴力抗恶才会引导人类以爱的法则代替暴力的法则”“为了某种目的而施加的惩罚,这种目的永远也达不到”“虚荣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当你俯首听命于虚荣,你已不是自由人,而是奴隶”。我经常饶有兴致地倾听这样的提醒与指引。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提出道德训诫,他是“托尔斯泰主义”身体力行的实践者,这本《生活之路》可以与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起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近这位在夜色掩映下从波良纳庄园出走的老人伟大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是理解托尔斯泰思想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俄罗斯思想和精神的一个基点。

    《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宽容、多元与自由

    作为在上海这座城市中成长起来的移民二代,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身份认同是很含混的,我似乎处于一个灰色地带,既无法界定自身为“本土”,亦无法界定自身为“外来”,这种含混很多时候带给我说不清、道不明的疑惑与痛苦。读研究生时,我读了一些后殖民的理论书籍,阿马蒂亚·森的《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对我影响最大,这位印裔英国精英知识分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清晰地指出,“认同感可以使我们友爱地拥抱他人的同时,顽固地排斥许多其他人”“在社会分析中,以文明画线是一种极富攻击性的做法,它窒息了其他的——更加丰富多彩的——理解人类的方式”。今天世界各地频发的暴力与冲突背后都有共同的原因——某一看似唯一的、没有选择的身份认同。

    当单一文化的混乱之焰灼伤人的理性,丰富的人被挤压进单一的分类之中,个体必须正视身份幻象所带来的推理与选择的忽视与否定。当通过阅读厘清这一点时,我更加能够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身份困惑和生活境遇背后的原因,并且能够很坦然地去接受、反思身份认同所带来的思维定式与语言、文化习得障碍,原本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获得了解释,进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安抚与疏解。

    同时,这本书还带来了两重启示:一是建立在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基础上的宽容是极其困难的,偏见是伴随着身份认同的归属感时时存在的,但同时是需要智性去不断克服的。二是文化自由主义包含着一种思想,即当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认为有理由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时,应该拥有对不加反思地接受传统的做法进行质疑的自由。这对我们今天进行文化传统的传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钥匙

    这本册子是我很喜爱的,时常翻出来读一读,不仅因为其文字的真正机智,也在于他对中国社会及附着于其上的人际关系的通透理解与概括、揭示。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乡土社会构成方式由血缘向地缘的转化,并界定了差序格局、横暴权力、同意权力和长老权力,在这一套社会学系统中反观儒家教化体系,可以很清晰地认知到其特点是运用强制的力量使人适用于“群”的文化,但又非横暴权力,这为我们理解建立在社会结构与制度之上的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坐标系。

    费孝通很犀利地指出:“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的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工具;而且这种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时常反思城市及其附带的知识、文字、语言所带来的文明的优越感,是我们回望乡土时应该做到的。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承担、独立与创造

    我有时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经过层层考试被筛选出来,有较同龄人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元认知水平,但却间或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倦怠感,抗挫折能力较差,因为某次考试的失利而产生厌世的情绪。究其根本,这种现象是对学习的意义理解产生了偏差。

    直到我读到钱理群先生的《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这本书,才对这种现象的解决之道有了系统性认知。钱先生希望青年“沉潜十年”——“不迷惑于眼前的一时一地之利”“沉潜到民间、底层,沉潜到生活的深处、生命的深处、历史的深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处理好个体与群体、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是钱先生结合自己学习和教学生涯中与青年交往的困惑与反省,深入思考之后得出的可行性路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承担、独立、自由、创造的过程。读这本书时,我代入更多的是一种教育者的视角,钱先生说:“启蒙是一个对人性扬善抑恶的过程,就是要把每一个生命个体中被遮蔽和被压抑的美好东西激发出来……老师、启蒙者自身的真、善、美的因素也被唤起,它是一个双向的激发,达到相互的生命成长,相互的良性发展。”我们也应该时时意识到,教育者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缺陷和遮蔽,“给学生质疑和自我调整留出空间”。

    以上“十本书”,是我思考的起点,也是自我认同、自我梳理、自我审视道路上的路标与界碑,将其与大家分享,颇有一种敝帚自珍的羞赧。由于学习者和教师的两种身份,也构成了我阅读时的两类角度:自我提升的价值与阅读教学的价值。希望自己在未来的路上,沿着这两条基本线索,秉持着光明与真实的灯烛,不断汲取、内化与释放。

    (陈晓蕾,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长期从事高中语文学科一线教学与教研工作,相信阅读是内在于人心的特殊生命体验,也是教育最好的载体与桥梁。)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著

    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

    袁珂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李杜诗学》

    杨义 著

    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利同》

    [古希腊]柏拉图 著

    严群 译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局外人》

    [法]加缪 著

    柳鸣九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生活之路》

    [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

    王志耕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

    [印]阿马蒂亚·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费孝通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钱理群 著

    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版

编辑:张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